

碎片式/是閱讀 市集活動簡介
我們活在一個碎片的時代。
訊息在指尖滑過,注意力被切割成三秒、三十秒、三分鐘。閱讀,似乎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。但也許,碎片本身就是一種閱讀的方式——每一個片段都可能成為理解世界的入口,每一次停留都值得細細品味。
今年的柳川日和,我們想邀請你重新認識「碎片式/是閱讀」。
主題企畫「非線性城市漫遊」中,三位作家與一位攝影師將三十個故事碎片藏進台中的各個角落,等待你拼湊出屬於自己的城市敘事。
「史上最大最小共讀計劃 | 《追憶似水年華》in pieces」讓普魯斯特的《追憶似水年華》在眾人的聲音中被重新喚起——即使是讀不完的經典,也能在片段的朗讀裡找到共鳴。
「台灣當代詩共讀 | read in pieces」更是如此,語言總在尋找新的相遇方式。我們請三位詩人選出三十首適合朗讀的台灣現代詩,讓你隨機抽取、接力朗讀,讓詩句在彼此的聲音中重新組合,成為只在當下存在的作品。
金漫獎特別場帶來台灣漫畫的新浪潮:藥島的陰鬱「怪誕」與卓芭子的腦洞「荒誕」雙重爆擊,以及《九號天鵝》探問複製生命的愛與夢想。
由市集主視覺延伸策畫的走讀工作坊,我們從林之助的《屋譜》出發,以膠彩的質地重構城中區的光之譜;歌仔戲遇上爵士樂,在《曹七巧》的吟唱中聽見命運的裂痕與女性的堅韌。
貼近河畔的閱讀生活是台中人的嚮往,畢竟,這是座有許多河流經過的城市——從綠川到柳川,「橋上的說書人」用書本接龍點亮文字的漣漪;鳥的閱讀課教你用眼睛閱讀風、用耳朵閱讀鳥;傍晚時分,隨著村上春樹的小說和爵士時光裡搖擺;在夜幕低垂時,一起仰望星空。
今年,柳川日和特別設立了「閱讀問事所」,邀請50位推書人帶著推薦的書來到現場——每一本書,都在等一句問題,當你提問,書會回應。
在柳川河畔,陽光灑落水面,微風吹過樹梢,我們閱讀各式各樣的碎片。
然而,碎片在自然界中並不存在,即使碎片再小,也仍然是一個整體。
【主題策展活動】非線性城市漫遊
30間書店出版社 × 15個地景 × 3位作家 × 1位攝影師× 1個你加入的城市書寫體驗

📖 活動介紹
三十間書店和出版社 × 三十個地景,
三位作家 × 一位攝影師,
再加上一個讀者——你。
參與柳川日和的30間書店和出版社、作家光風、曹馭博、謝宜安聯手攝影師紀建廷,打造出三十個遺留在這個城市各個角落,由關鍵字、小說與影像建構的劇情碎片。
單親水電工爸爸、神秘的高中女生與來自未來的人,將透過你——閱讀的信徒、這個城市的忠實讀者——的介入,將這些碎片拼湊成屬於你自己的故事。
你的路徑,決定故事的順序與方向;
你的組合,接近這座城市的樣貌;
你與台中,還有閱讀,如此疏離、卻又如此親密的連結在一起!
📖 活動資訊與說明
活動時間:2025年11月29日(六)—11月30日(日)10:30-17:30
活動時間:2025年11月29日(六)— 11月30日(日)10:30-17:30
活動地點:柳川日和書市集全區(⮕起點 大會服務處)
活動說明:以「集點」獲得故事碎片
📍集點卡說明
💬 書店/出版社攤位:每消費滿 100 元 或參與攤位活動可集 1 點(同一攤位上限 3 點)
💬 閱讀問事所:每參與一個時段可集 1 點,由工作人員蓋章
💬 市集現場活動:每參與 1 場 可集 1 點
💬 報名史上最大最小共讀計劃/台灣當代詩共讀朗讀活動:可集 6 點
💬 憑林之助紀念館或臺中文學館紀念章:可集 2 點
📍兌換方式(可分兩日集點)
集 3 點 → 抽故事卡 3 張
集 6 點 → 抽故事卡 6 張
集 15 點 → 可兌換 完整全套 30 張故事卡
📍兌換地點:大會服務處
【主題策展活動】閱讀問事所 | 每一本書,都在等一句問題

📖 活動介紹
「閱讀問事所」是本屆柳川日和的閱讀交流專區。
兩天的市集中,將有每時段 25 位推書人 在臺中文學館園區——他們來自不同閱讀社群、讀書會、教育工作者與創作者,各自帶著擅長的主題與書單,提供讀者一對一的閱讀建議。
無論你閱讀量多或少,只要心裡有一個問題,都可以到閱讀問事所走走!
全區自由參與、免報名。
📖 活動資訊與說明
活動時間:2025年11月29日(六)— 11月30日(日)13:00-17:00
閱讀問事所共四個時段,每時段皆有 25 位推書人同時出攤。
- 11/29(六)13:00–15:00
- 11/29(六)15:00–17:00
- 11/30(日)13:00–15:00
- 11/30(日)15:00–17:00
活動地點:臺中文學館
活動說明:
先到「閱讀問事所服務台」(文學館區)」⮕ 服務台人員會協助引導你進入問事流程
- 領取「地圖集點卡」
- 由工作人員協助說明當時段的推書人分布
- 工作人員將依你的興趣、主題需求,推薦你可從哪些推書人開始逛
- 你可循著園區動線,前往各推書人桌位進行交流
- 完成一位推書人問事後,記得回到服務台幫你蓋章(可集點)
若你想自由探索,也可以不經服務台,直接沿著園區逛逛,遇到感興趣的推書人就直接開始對話。
【16ᵗʰ 金漫獎特別場】臺灣漫畫新人報到,怪誕與荒誕風格雙重爆擊!

📖 活動介紹
臺灣漫畫現正迎來一波新的浪潮,近年有兩部漫畫作品為臺灣漫畫圈激起相當不一樣的漣漪,藥島的《器官拼圖》帶來元素眾多的陰鬱「怪誕」風格、卓芭子的《即使世界末日也要閃閃發光》則以腦洞大開的「荒誕」爆笑殺出重圍!
這次講座邀請茉莉書坊 Podcast 主持人-履安,與兩位大物新人漫畫家藥島&卓芭子一同對談,聊聊兩位的創作脈絡、漫畫啟蒙,以及他們如何以完全不同光譜的創作風格,給予臺灣漫畫市場「雙重爆擊」!
📖 活動資訊與說明
活動時間:2025年11月29日(六)13:00-14:00
活動時間:2025年11月29日(六)13:00-14:00
活動地點:臺中文學館 榕樹舞台
主持人:履安(茉莉書坊)
對談:藥島 X 卓芭子
講師簡介:
藥島
本土新生代圖像創作者/漫畫家。一九九四年出生於臺灣彰化,畢業於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,曾多次參與MV及廣告拍攝,也曾參與臺灣電影長片拍攝,擔任分鏡師、導演助理、後期動畫及宣傳素材製作。現為自由接案者及漫畫家。《器官拼圖》獲第16屆金漫獎新人獎。
卓芭子
喜歡觀察社會的地方漫畫家。臺灣原創商業漫畫《即使世界末日也要閃閃發光》於CCC追漫台連載中,並榮獲今年16屆金漫獎年度漫畫獎、入圍新人獎。
履安
茉莉書坊Podcast主持人。茉莉書坊過去是一間位於新北三重的漫畫租書店,現在這裡是一個聊漫畫與生活的 Podcast。
【16ᵗʰ 金漫獎特別場】心動,也許從來不是人類的專利——從《九號天鵝》談愛、創作與生命的真實

📖 活動介紹
入圍第16屆金漫獎漫畫新人獎的《九號天鵝》,是新銳漫畫家六牧的首部作品。故事設定在先進複製人技術的科幻未來,卻不斷探問人類永恆的議題──愛與夢想。
隨著六牧筆下絕美的畫風與詩意文筆,我們看見複製生命與智慧機器的掙扎與情感,雖難以定義為「真正生命」,他們卻展現同理心與愛,甚至觸動人心。
面對這部作品,你不需要任何科幻背景知識,只要打開它,細細體會人類生命的感動與哀傷。
本次活動將由 IG 說書人畫說有一天與作者六牧對談。我喜歡的東西,真的是發自自己內心喜愛的嗎?難道不是被「演算」好的?除了探討創作核心與作品哲思,我們也要大聊金漫獎、台灣漫畫的特色,以及彼此對台漫未來的想像!
📖 活動資訊與說明
活動時間:2025年11月29日(六)14:30-15:30
活動地點:臺中文學館 榕樹舞台
主持人:畫說有一天
對談:六牧
講師簡介:
六牧
形象是一隻烏龜,總是看起來很慌張。
掙扎著想把故事寫得幽默,但總是失敗。
至少讓我擁有一個機會,成為好作品、好朋友的宣傳機器吧。
畫說有一天
陪你1001個夜晚的說書人。經營IG閱讀書評 @storyteller.1001
【市集現場活動】史上最大最小共讀計劃 | 《追憶似水年華》in pieces

📖 活動介紹
普魯斯特的《追憶似水年華》,是一條既漫長又無盡的時間之河——一部號稱「讀不完」的經典。正因其龐大與細微,每一次翻開,都是一場重新開始的閱讀。
今年,聯經出版社推出全新譯本,由七位譯者聯手打造,以當代語言重現普魯斯特筆下的氣味、聲音與記憶。
在「柳川日和」現場,我們邀請讀者參與一場既微小又浩瀚的共讀儀式。
一個片段,一瞬時間——每位參與者皆可朗讀《追憶似水年華》段落,
讓這部小說在眾人的聲音中被重新喚起。
活動特別邀請《追憶似水年華》編輯黃榮慶與譯者陳文瑤親臨現場,
以短講分享全新譯本的誕生歷程與翻譯思路,
並與讀者共同朗讀、回應片段與感受,
讓經典在互動與呼吸之間再次流動。
這是一場「最大」的共讀——我們嘗試在片刻之間,閱讀那本讀不完的書;
也是「最小」的共讀——每個片段都能成為整體的一部分。
在碎片的時代,閱讀不一定是獨自完成的行為,
當聲音與記憶在河畔相遇,時間於空氣中緩緩流動,
而閱讀,仍在我們之間延續。
📖 活動資訊與說明
活動時間:2025年11月29日(六)14:00-15:30
活動地點:柳川河畔舞台
主講與共讀:陳文瑤 X 黃榮慶 X 現場讀者
現場朗讀報名(10名)|https://www.surveycake.com/s/Pwdoa
講師簡介:
陳文瑤
《追憶似水年華》第二冊譯者。專職法文口筆譯者,藝評人。中文系出身,研究所時期接觸藝術史與藝術理論後赴法留學,獲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藝術與語言科學博士第一階段深入研究文憑。譯有《接納》、《鹹海敘事曲》、《印象派全書》、《內褲外穿:那些活出自己的女人》、《吞吃女人的畫家》、《阿蘭的戰爭》、《低端人口:中國,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》、《非地方:超現代性人類學導論》等書。
黃榮慶
聯經出版社第二編輯室·副總編輯。
【市集現場活動】河畔水光——城中區的色質光譜
林之助走讀式工作坊

📖 活動介紹
膠彩畫家林之助在作品《屋譜》中,以中央書局頂樓為視角,描繪城市屋瓦間流動的光影與色層,展現傳統膠彩結合現代都市景觀的創作精神。
本次走讀以《屋譜》為引,邀請參與者從柳川河畔出發,沿途觀察城中區的光線、色質與建築層次,感受藝術家筆下的構圖視線與城市節奏。
最終抵達林之助紀念館,講師將引導以礦物質顏料為畫面上色,讓參與者在動筆與觀察之間,體會膠彩的質地與精神——以「碎片」的方式,重構屬於城中區的光之譜。
活動中,參與者將以「屋譜」的手法進行速寫式寫生與水彩著色,並於林之助紀念館選擇 1–2 種礦物質顏料上色,完成一趟結合地方與膠彩創作的走讀式工作坊。
📖 走讀路線
柳川日和大會服務處 → 臻品畫材行 → 中央書局 → 林之助紀念館
📖活動資訊與說明
活動時間 | 2025年11月29日(六)14:30 – 16:30
集合地點 | 柳川日和大會服務處
講師導覽 | 鹿向夷(膠彩藝術家)
以膠彩繪畫為創作主軸,長期研究礦物質顏料與東亞美學,擅長結合地方風景與材質實驗,延伸膠彩於當代語境的創作表現。
報名費用 | 300元(含膠彩上色顏料、紙、畫筆、茶點)
🔗報名連結 (本場次活動人數上限15位)
【市集現場活動】歌仔戲《曹七巧》講唱表演

📖 活動介紹
《歌仔曹七巧:台灣爵士戲曲專輯》改編自上海作家張愛玲1943年撰寫的經典小說《金鎖記》,此作被譽為華文現代文學的高峰之作,揭示了20世紀初上海社會的現實困境與人性的幽微曲折。曹七巧,一位出身寒微的女子,因言行失宜逐漸被婆家排擠,最終以瘋癲的姿態度過餘生。評論家費勇指出:「七巧既非反派也非正面人物,而是一種宿命的、身不由己的存在。」夏志清更讚譽《金鎖記》為「中國古今最偉大的中篇小說」。
《曹七巧》由 LQZ Theater Company 製作,2004年首次發表,2005年5月正式登台,成為近二十年來台灣與中國劇場界改編《金鎖記》風潮的先驅。整齣戲聚焦寡婦曹七巧在一日之中由憤怒、怨懟逐步走向瘋癲的心境轉折。劇本以意識流筆法書寫,模仿張愛玲文言白話交錯的語法特色,演出則融合京劇程式語言與小劇場張力,使角色既在視野中展演,又如鏡像般逼近觀者情感深處。
本劇由劉亮延編導,其劇場語彙融合儀式性強烈的動作、詩意的語言碎片與心理意象的交疊,刻劃曹七巧破碎靈魂的軌跡。
至今,《曹七巧》歷經六個版本、五位演員詮釋:包括2006年台新藝術獎年度決選提名的錢宇珊版、2008年金曲獎三項提名的葛璟嬌版,以及2011年起熱演不墜的男旦劉欣然版。截至2014年6月7日,演出突破百場,至2024年累積達130場。
這張全新錄製的《歌仔曹七巧:台灣爵士戲曲專輯》,於玉成戲院錄音室(Yu-Chen Cinema Recording Studio)現場收音完成。由歌仔戲名家 李靜芳、日台混血爵士女歌手 Eri Liao 主唱,搭配鋼琴手 詹宗霖、低音提琴手 李昶祐、打擊手 林胤錞 組成的爵士三重奏,經音樂製作人柯智豪的融合,打造出跨界音樂的奇想場域。美形小生 陳禹安 更為本專輯帶來聖誕驚喜橋段。
在這張專輯裡,歌仔戲的哭調與爵士樂的即興語法首次並置舞台,以台語吟詠命運的裂痕,唱出一位女性內在的幽暗與堅韌。
本次演出會由Eri 帶來專輯中的幾首日文歌曲。
📖 活動資訊與說明
活動時間:2025年11月29日(六)16:00-16:40
活動地點:柳川河畔舞台
演出者:Eri Liao(歌手 / 音樂創作者)
生於台北,母親為泰雅族,父親為日本人。東京大學文學部宗教學科畢業,曾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文學創作課程就讀,在學期間受邀加入爵士薩克斯巨匠 Billy Harper 樂團,正式展開音樂生涯。以日本台灣為據點,跨足民謠、爵士、即興及自創作品。2017年發行首張專輯《紅い木のうた》,2025年推出個人EP《馬蘭姑娘》,並與 來自台、日、巴三國背景的跨文化樂團 Aza Roots 發行首張專輯,同時參與弦樂室內樂團 Haruka Strings。國際演出包括德國國際口琴大賽(2022)、韓國 Seoul Music Week(2024),亦以融合日語、泰雅語與華語的創作受邀台東詩歌節。除演唱外,也以文字書寫族群與家族記憶,透過音樂與文字探索「都市原住民如何在當代世界生存與表現」,持續展現跨文化、跨語言的獨特聲音。
【市集現場活動】當夜幕低垂時,一起仰望星空吧!

📖 活動介紹
當夜幕低垂時,一起仰望吧!這次活動將會透過望遠鏡來欣賞月球與土星,也會帶領大家辨認夏季與秋季的星座(天鵝座、天琴座、天鷹座、飛馬座……等),並與您分享關於星空的小知識。
當天的月相約為上弦,在望遠鏡內可以辨認出月面隕石坑的高低起伏所造成的陰影,也能看出月面岩石的顏色深淺不一;當天土星環幾乎側向面對我們,天氣夠好我們就能看見那細細的環圍繞在土星身邊;而即將西沉的夏季大三角(織女星、牛郎星、天津四)依然明亮可見、秋季的南方大三角(北落師門、土司空、火鳥六)則盤踞南方中天。期待與您一起欣賞這片熱鬧的夜空。
📖活動資訊與說明
活動時間:2025年11月29日(六)17:00-18:00
活動地點:柳川河畔舞台
講師導覽:施逸昕(仰望書房店主、創辦人)
想逃離臺北的天文人,過去因科博館的工作與台中結緣,就此定居台中,原本想開一間大家一起晚上看星星的酒吧,結果變成開一間天文主題書店,同時從事地球科學相關教學工作。在開書店的7、8年間,也開始閱讀更多類型的書籍,尤其發現哲學與天文的關係……
【市集現場活動】從綠川到柳川,橋上的說書人

📖 活動介紹
每一本書的碎片與靈光閃爍,是碎碎亮片也是叮叮響的文字風鈴,
風吹過台中城裡的這條川到那條川跨越那條河閱讀,
終將連結脈絡與記憶感匯合。
我們拎起從這本書到翻開那本書,碎片的接起來讀;不可言喻的書本裡的文字,接起來了。如果要跳著走過那條河,文字就疊起石頭,踮著腳尖跳過石頭,一不小心噗嗵心跳聲。
在綠川,橋上的說書人,進行了七年後,這次有機會到柳川說書了。
我們會用一頁接一本的即興,如果你也帶著書出現在柳川,我們一起來閃閃發亮接龍說書。
📖 活動資訊與說明
活動時間:2025年11月30日(日)10:30-11:30
活動地點:柳川河畔舞台
說書人:一本書店Miru、吳巍
一本書,一本書店
一本,是書的單位;也是一種純實的生活。
【市集現場活動】柳川風起時 —— 鳥的閱讀課

📖 活動介紹
風吹起時,柳川邊的樹在說話,鳥兒在翻動天空的書頁。
這堂「鳥的閱讀課」,邀請大小朋友一起來柳川河畔,觀察城市裡常見的鳥類,從外觀羽色、鳴聲到行為習性,學習辨認牠們在城市棲地中的身影。
在這段散步的時間裡,我們用眼睛閱讀風,用耳朵閱讀鳥,讓自然成為最美的故事書。
📖 活動資訊與說明
活動時間:2025年11月30日(日)13:30-14:30
活動地點/集合地點:柳川河畔舞台
講師導覽:關貫之
曾任台灣野鳥協會常務理事,現任台灣標本協會理事。
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畢業,曾發表白蟻生態學與比較生物力學論文。
文章刊於《科學人》、《地球上的外太空》、《科技大觀園》、《飛羽雜誌》、《黃山雀》。
【市集現場活動】台灣當代詩共讀 | read in pieces

📖 活動介紹
達達主義曾把報紙剪碎,放進袋子裡,讓語言依照抽出的順序成為一首詩;
生成式 AI 把龐大語料拆進向量空間,讓句子的下一個字在大數據裡誕生。
一個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陰影中,以隨機抵抗被馴化的秩序;
另一個則誕生於演算法時代,用語言的關聯擬造出「智慧體」,回應那條古老卻迫切的問題:機械是否能思考?
在達達主義的袋子裡,運氣讓文字相遇;
在 AI 的向量空間裡,機率替語言找到位置;
而此刻,詩的走向,交給你。
這便是「台灣當代詩共讀:read in pieces」的起點。
為了在當代重新製造語言的接點,我們邀請了唐捐、孫梓評、楊佳嫻三位詩人,從台灣近五十年的現代詩之中挑出挑選十個作家的十首詩,唯一的條件是:「適合被讀出來」。
他們各自為政,最終選出了三十首、來自二十六位作者的詩。
而你——柳川日和的旅人——將會拿到其中的一首。
在週日午後的柳川河畔,你會和其他同樣握有詩句的人,一起讓聲音震動空氣。
詩不再照作者或年代排列,而是依「現場的耳朵」重新生成。
從一個簡單的開場句,你發現自己手上的詩裡,竟有幾行能與之呼應——於是上台朗讀,四至八句為佳。
下一個人,又因內在隱密的召喚,而接續另一段聲音。如此往復,直至所有人均唸過一輪。於是,一首只在當下存在的「詩」便在齊聲接力中悄然完成。
詩與詩,以秘密的方式彼此靠近;我們與我們,則用聲音織出一種斷裂而和諧的韻律。
詩的碎片,在人的手裡重新縫合,拼湊出一首屬於眾人、屬於此刻的作品。
讓我們,一起讀詩。
📖 活動資訊與說明
活動時間:2025年11月30日(日)15:00-16:00
活動地點:柳川河畔舞台
選詩:楊佳嫻、孫梓評、唐捐
主持人:曲辰
【市集現場活動】午後爵士樂 —— 村上春樹的河畔閱讀時光

📖 活動介紹
柳川河畔的秋、爵士樂響起。這場「午後爵士樂 | 村上春樹的河畔閱讀時光」,邀你進入村上春樹筆下的聲音世界。
那個陰沉的冬日下午,《國境之南.太陽之西》中,納金高唱著〈Pretend〉,少年少女靜靜聽著,無法理解歌詞,只覺得旋律像咒語般流動。多年以後那句 “Pretend you are happy when you are blue” 「當你憂傷的時候假裝你很快樂,那並不是很難的事。」
如同少女經常掛在臉上的迷人微笑一般。確實那是一種想法。不過有時候,卻是非常難做到的。而我們只能在孤獨與憂傷之間假裝快樂,讓音樂成為暫時的庇護。
村上的文字,就像爵士樂一樣,在反覆之中產生變奏。孤獨、錯身、愛與遺憾——都被寫成一種節奏。
在柳川的水聲與爵士的節奏交錯,Jazzhead演奏讓文字進入聲響,透過旋律、朗讀與靜默,靠近村上春樹筆下無法直說的孤獨與溫柔。
📖 活動資訊與說明
活動時間:2025年11月30日(日)16:30-17:30
活動地點:柳川河畔舞台
演出:安博 ft. Jazzhead
安博
來自台中。經營文化社群多年,2.4萬追蹤者,長期和出版社合作導讀與書評,一直在書本及音樂的夢中活著,村上春樹的小說和他筆下的爵士樂,是我理解世界的兩條線。
曾在中央書局、寝る子書店導讀村上春樹作品與讀書會;於回甘書店主講坂本龍一、Bob Dylan講座;沙鹿圖書館主講「電影中的標準爵士樂」講座等文化藝文活動。
我相信文字和音樂不是答案,而是在生命縫隙裡可以慢慢想的空間。少數同時理解村上春樹語感和爵士節奏的講者——或許,也是最適合這場爵士音樂會的導聆人。
Jazzhead
台中在地的爵士樂場所與次文化指標 jazzhead,是一間座落於西區的小小工作室,連結台中 jazz people 的心靈據點。在這裡,音樂比語言更誠實。

𓆇 ⬬ 2025 柳川日和|碎片式/是閱讀 ⭓ 𓆇
#書市集
時間|𝟏𝟏/𝟐𝟗(六)–𝟏𝟏/𝟑𝟎(日)𝟏𝟎:𝟑𝟎 – 𝟏𝟕:𝟑𝟎
地點|柳川河畔(自治街至四維街段) × 臺中文學館
獎勵單位|文化部 #享讀福爾摩沙
主辦單位|梓書房
協辦單位|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林之助紀念館 Lin, Chih-Chu Memorial
走讀協力|SketchBook.space 、回甘 Aftertaste 、野人讀冊店 、清水散步 、晨熹社asahikari 、 熊與貓咖啡書房&大屯社大學創基地
畫作授權|林之助《柳川 𝐿𝑖𝑢𝑐ℎ𝑢𝑎𝑛 𝑊𝑒𝑠𝑡 𝑅𝑜𝑎𝑑 𝟷𝟿𝟻𝟾》
視覺設計|五花鹽 BaconPre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