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週五下雨,原先以為參加人數會銳減,但是還有許多人匆忙趕到,有讀者甚至從苗栗過來,十分感激。台語繪本之夜的初體驗就這樣開始囉。
.
.
Mimi說哈囉 Mimi say hello 的選書,除了要以台語發音,還有「家」為意象的主題,選書,把不同的繪本串起來,讓人感受到多面向的趣味和驚喜:原來這本書也可以這樣看,原來這本書用台語念這麼合適啊!

.
以下摘錄Mimi的心得
.
.
/
.
.
當天我先以《家》這本卡森.艾莉絲的作品為導讀,引導大家對於家的想像和以為;這個「家」要如何台語發音?就讓我們討論開始了,ge ? tshù? 還是 tau?
.
.
接著念了黃郁欽老師的《我家在這裡》,這本有如詩詞般的內文和小漫畫,大人小孩都很適合各取所需看,老師以自己成長家鄉為背景帶著讀著認識台灣,裡面也不忘提到一些綠色環保議題等;我本來想經由這本讓大家介紹自己的家鄉在哪裡? 有什麼特別讓你難忘的點滴等? 可是,可能太過緊張,我忘記問大家了…..
.
.
《長腳的房子》,是這次活動的主角,也是我念得最順口的一本;我自己非常喜歡這本書整體畫面的親切感,色彩不強烈,文字平舖直述,但就是很有感覺;如同當天朋友的回饋,不只帶著我們回到小時候,也讓我們看到每天一直從腳下經過的地方,有這麼多促米的點;
(長腳的房子,這裡同樣有【長】這個音,要發哪個音的討論,[落]腳嗎? 還是[長]出那個音呢? )
.
.
由於時間因素,我把《雲豹的屋頂》簡單講故事內容後讓大家自己翻閱,本來的用意是一本講地上的書和一本講屋頂的書,剛好可以做成一個對比;《小傑搬新家》,這本我特別提出來,故事裡的媽媽為想要有一間房間的孩子,準備一張地毯……故事就此展開,家裡的小孩蠻喜歡這本,也推薦給家中有小小孩的朋友。
.
.
這是大人繪本之夜,第一次用台語唸故事,很多發音講得很哩哩拉拉,整個走鐘…但大家還是很捧場地聽完,多謝大家!

